不管大环境怎么下行,市场怎么消极,“赚钱”依然是每个人心中的执念。
然而,赚钱的逻辑究竟是什么?归根结底,可以概括为三个字:抢、舍、换。
这三种逻辑构成了一个残酷但真实的财富获得路径,同时也指明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向上攀登的路径。
01
抢:强者世界的丛林法则
“抢”的本质是掠夺,是所谓的海洋文明基因中弱肉强食的原始本能。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者掠夺金银矿产,到现代一些巨鳄的资本收割,本质上都是通过掠夺公共资源或者直接抢别人的资源,来满足自己的需要。
华尔街之狼乔丹·贝尔福特通过操纵股票市场掠夺财富;某些科技大佬利用垄断地位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,都是“抢”的现代演绎。然而,“抢”的门槛极高,你必须足够强才能抢。
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横行大洋时,弱小国家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;当资本大鳄挥舞镰刀时,散户往往成为韭菜。
对普通人而言,没有足够的资本、权力或特殊资源,“抢”无异于痴人说梦,反而可能成为被掠夺的对象。
02
舍:先舍后得的精英游戏
“舍”是一种看似高尚的利他主义逻辑。知识博主免费分享高价值内容,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,表面是“舍”,实则是更高明的“得”。
罗振宇通过“罗辑思维”免费知识分享积累千万用户,最终转化为“得到”APP的付费用户;曹德旺老爷子巨额慈善捐款的同时,为企业赢得了社会声誉和商业机会。但这种逻辑同样需要门槛,你必须有东西可舍。认知、资本、社会影响力,总要有一样。
对大部分普通人,生存仍是首要问题的时候,“舍”就像空中楼阁,没有积累的“舍”,只能是无源之水。
03
换:普通人的唯一生存之道
对绝大多数人而言,“换”才是切实可行的路径:用你拥有的,换你需要的。对没钱的人来说,当你知道了这一点,你就会明白,你面临的不是“怎么才能赚钱”的问题,而是不知道自己“有什么”的问题。
有什么?怎么换?
换,分为三个层次,也是普通人财富积累的三个阶梯。第一层:用时间与体力交换
这是最基础的生存模式。骑手用12小时奔波换取日薪,富士康工人用机械劳动换取月薪。
每个人的时间相同,体力靠馒头米饭就能补充,正因如此,这种交换最为廉价。月入过万几乎是天花板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带来价值的衰减。
第二层:用技能和经验交换
如果你有一手好技能,在同样的工作上,你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,那你就能换到更多的钱。
如果你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销售、财务、医生,那就能获得更高的溢价。
一个资深外科医生的价值,远非刚毕业的医学生可比;掌握多国语言的同声传译,时薪是普通翻译的十倍。
经验和技能能带来的是倍增溢价。从月薪五千到五万,核心在于不可替代性的构建。
第三层:用生产资料交换
这是“换”的最高形态。
开工厂的一定比厂子的工人赚钱,因为厂房是他的,设备是他的;平台一定比创作者赚钱,因为算法是他的,流量入口是他的。
马云创建阿里巴巴,制定电商交易规则;张一鸣打造抖音,重构内容分发逻辑。
拥有生产资料的人,本质上是通过生产资料来制定规则。这也是这个世界的真相:制定规则的人(生产资料持有者)通过设计规则,让利用规则的人(技能经验持有者)管理服务遵守规则的人(时间体力交换者)。
看似每个层级都在“公平交换”,但规则本身已决定了价值分配的天平倾斜。这种公平是规则公平,而非结果公平。
就像游戏规则允许玩家自由竞争,但不同角色的初始装备和技能点早已注定胜负概率。
当你抱怨平台抽成过高时,却不得不承认流量入口的掌控者有权制定规则;当你不满老板利润分成时,也不能否认厂房设备的所有权归属。
04
普通人的破局之道
看清规则不是为了愤世嫉俗,而是为了在规则内寻找最优解。首先,认清自身定位。如果你还年轻,可以先从时间和体力交换起步,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只是生存起点,而非终点。第二,投资技能,积累经验。 如果你不甘于一辈子靠体力混吃等死,就必须吃点该吃的苦,让自己逐步从第一层迈向第二层。该吃什么苦?从一个服务员到海底捞CEO,被称为“最牛服务员”的杨丽娟给了你答案。
最后,如果你的技能已经成熟,经验足够通透,成功的积累了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,那就通过创业、投资、创作知识产权等方式,向第三层进阶。
图片
财富金字塔的层级可能难以跨越,但每个层级内仍有广阔的奋斗空间。
从外卖员到区域配送经理,从程序员到CTO,从个体户到连锁品牌创始人,阶梯始终存在。赚钱的逻辑从来不是童话故事里的点石成金,而是认清“抢、舍、换”的现实格局后,在规则约束下进行持续的价值交换。
对普通人而言,从时间体力到技能经验再到生产资料的进阶之路,虽然会布满荆棘,但却是最可靠的向上通道。
在承认现实规则的同时,不要被动接受命运,而要主动在规则内寻找最优路径。
如果你足够强,那你就全力去争取(抢);如果你足够富有(财富、资源、认知、洞察力等等),那就去制定规则;
如果你不够强,也不够富有,那就用你拥有的,换你想要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